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檀林搬到無名了, 歡迎連結!

檀林 http://www.wretch.cc/blog/scentedfarm

因為版主一直不慣用Blogger的介面, 經過幾日的思考後決定要搬到無名了,上面是新的無名小站網址, 請大家來坐。 :)







宿主一定要是過山香嗎?




有人客問了幾個關於宿主種類的問題,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園主的經驗與看法。


問: 有人說過山香的香氣可以過到檀香身上, 讓它提早結香, 請問是真的嗎?

答: 有人訛傳檀香要有高心材比例需要吸附有香氣的植物並大力推崇過山香, 但其實這是不需要過度迷信的。

對於檀香, 確實會有可依附或不可依附的宿主植物, 但重要的其實是宿主不間斷, 能持續提供養份給檀香即可。試想, 在原產地印度, 非每棵檀香都有過山香或七里香可以作宿主, 也是依自然的力量在山林中成長, 他們依然可以結香。另外在中國華南的廣東廣西一帶早在50年餘之前已有檀木林場, 依當地的經驗, 結香的關鍵點是"時間", 也就是人說"三十年才能成材", 依李應蘭教授(檀香引種研究作者)的實際統計, 足年檀香的心材可達85%, 但僅十年的可能只有40%甚或不到, 當地林場之宿主並不著重於七里香或過山香, 大多為同等具經濟價值之大型喬木。有人會詬病豆科植物讓檀香直直抽高, 但其實它是~冤~枉~的~。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N)效果, 這是三要素中提供植物枝葉生長的主要元素, 是好不是壞。

廣東廣西幅員廣大地形多元, 有平地也有山坡地, 針對山林直播法是上山把認定不是宿主的植物都砍一砍, 再把檀香種子平均撒下, 簡單、方便、自然。

問: 為何市面上的宿主還是以過山香與七里香為主呢?

答: 因為這些灌木或小型喬木在早期栽培好管理。

檀香長那麼慢, 你拿顆阿勃勒或孔雀豆丟進去盆子裡一起育苗, 沒多久宿主都高過檀香了, 到最後你就光是修剪宿主的枝葉就夠你忙的。園裡的孔雀豆種在地上三年, 樹圍都一個人的小腿粗了, 而且枝繁葉密, 五年的檀香雖然高, 但樹圍也沒多粗, 就7-8公分左右, 像姑娘的胳膊。而且你最好要有很大片的田地或整座山頭, 喬木所需的空間是很大的, 一般來說中大型喬木宿主與檀木隔至少三至五米比較有空間不會互相壓迫到。

園主的偏好是七里香, 初期它矮矮的好管理。老七里香在市場上也是高級庭園用樹, 純依經濟價值來看七里香是高於沒行情的過山香的。山老鼠都到山上偷挖幾十年的老七里香再運下山來賣, 實在不尊重大自然, 而且大部份的老七里香在運送過程中都會死翹翹......為了私利而殘害一個寶貴的生命, 委實過份。

[推薦] 電子報功能

大家天天都當牛仔, 好忙到有時連上網收收信就想下線去睡覺了, 還有餘力到處去追蹤那些部落格嗎? 對嘸?

直接以電子報的方式訂閱檀林部落格, 就能在新文章刊登上去時立馬得到消息。

請在下方圖片所指示的地方登錄您的Email即可!  :D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綠色造林計畫

林務局的綠色造林計劃, 有符合的農友可以快去申請吧!


壹、計畫緣起

2007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決議,在2020年前要再增加會員體區域森林覆蓋面積達2,000萬公頃。政府擘劃「臺灣經濟新藍圖系列」,於97年度起推動「愛台12建設」,希望以12項優先公共建設再創臺灣經濟新奇蹟,其中第10項為綠色造林:8年內平地造林6萬公頃,推動綠色造林直接補貼,每公頃每年補助12萬元,20年合計240萬元;並推動設置3個一千公頃的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2007年發表的《世界森林狀況報告》指出,在2000年到2005年期間,世界森林面積以每年730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約相當兩個台灣的面積。而「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在2007年也指出,地球已經暖化,暖化效應已導致日夜溫差變小、全年日照時數縮短、降雨強度增強等異象,使旱災、洪水、暴風雨加劇以及使得飢荒與疾病增加;而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增加,是促進「溫室效應」最主要原因,如何降低CO2濃度以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已為世界各國所共同關注的議題與努力的目標。

為減緩氣候暖化的現象,其方法可由CO2減量(mitigation)及環境適應(adaptation)著手。在減量方法上,可從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抑制能源消耗來進行,但此種方法將可能對國家整體經濟產生較大的衝擊,同時減量所需成本也較高。因此,促進可持續的森林管理策略,加強造林和再造林以吸存大氣CO2之環境適應方法,便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全球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氣候變遷、環境失衡和物種絕滅都是未來人類生存環境所需面對嚴苛之挑戰,對全球大部分的國家而言,森林是它們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環境保護的最佳屏障。隨工業的興起,社會環境的變遷,臺灣森林的角色也逐漸改變。近年來臺灣社會普遍關切森林在水源涵養、森林遊樂等的國土保安、生態環境及休閒遊憩等效益,因此為因應國際潮流、配合會員體承諾及政府政策一貫性,故推動綠色造林計畫,據以增加全台森林覆蓋面積。另為營造優質遊憩園區,活絡平地休閒產業,將設置3處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以增加造林地與提供民眾戶外休閒空間之功能,並活絡綠資源產業生機。

貳、計畫願景及目標

為提昇整體環境品質,營造生態環境完整性及自然美麗的綠色鄉野,增加民眾戶外休閒空間,發展平地綠境休閒產業及達成國土保安、涵養水源、綠化環境及減輕天然災害,將以「營造安全、生態及優質家園」為計畫願景,擘畫綠色造林計畫目標如下:
(一)增加國土綠地面積,營造綠境生活空間。
(二)配合國際能源政策,貢獻臺灣碳效益。
(三)建構綠色安全家園,創造健康活力臺灣。
(四)營造優質遊憩園區,活絡平地休閒產業。
(五)維護完整綠色資源,建立生物多樣性生態系。

參、現行相關政策及方案

一、行政院施政藍圖

依據現階段政府施政策略三「保障能源與糧食安全」項下之工作重點「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的改變—發展永續造林植草,發揮吸碳及蓄水功能」,推動綠色造林計畫。

二、愛台12建設

綠色造林計畫即為愛台12建設計畫之第10項,藉以達成提高森林覆蓋率,發展平地休閒遊憩產業及維護臺灣綠色資源之基礎公共建設利基。

三、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

「綠色造林計畫」鼓勵平地休耕地造林,配合「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之休耕直接給付,將政府經費支出發揮最
大功效。

四、加強森林永續經營計畫

達全國綠色造林整體成效,爰本會林務局整合於歷年規劃之「加強森林永續經營計畫」中,辦理「平地景觀造林及綠美化計畫」、「獎勵、全民造林計畫」、「棲地保育計畫」等,予以經費調整並整併工作項目列入「綠色造林計畫」。

肆、工作概述

一、加強造林:
針對不同土地區位及對象,予以輔導造林。政府機關辦公廳舍周邊之零星土地、畸零地等等,交由本會林務局進行造林,6年後交還原土地管理機關,以加強都市林建造,提昇都會區生活環境品質,改善都市城鎮生態景觀。


二、設置平地森林遊樂區

於平地已造林地區規劃設置3處大型平地森林遊樂區,並結合規劃區域週邊之農業、城鄉文化、社區營造或環境教育等產業,發展平地多元觀光遊憩活動,增加民眾之戶外休閒遊憩之選擇,並可藉以發展造林地之遊憩功能,活絡綠資源之產業生機,增加非都市地區之收入。

三、綠資源維護

(一)加強保護區經營管理
指標監測、評估現有76處保護區的實際功能,掌握保護區內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之狀況及變化。
維護自然保護區環境之完整,提供動植物繁衍生存空間整合,建立完整生態系維生系統,防止不當的開發行為
,維護生物多樣性,保存物種基因。
針對威脅生態系、棲地、或物種的主要入侵種建立管理計畫。
(二)推動社區林業
鼓勵在地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協助社區營造優質生活環境,讓民眾對於生態保育與產業經濟發展間可以
兼籌並顧。
四、試驗研究及監測
為使農民及相關造林單位能獲得造林撫育技術、作業體系及將來利用之基礎資訊,須建立重要造林樹種之育林經
營利用體系。

伍、預期效果

一、從地景觀點出發,結合山坡地造林、平地造林及城鄉綠美化,打造綠色臺灣、優質臺灣的舒適環境。

二、加強沖蝕溝、陡峻裸露地、崩塌地、滑落地、破碎帶、風蝕嚴重地、火災跡地等造林,以達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等目標。

三、營造健康的森林以提昇生活環境品質及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增加綠色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減少因天然災害所需付出之社會成本,故撫育作業為確為造林過程中極重要之一環。

四、植物能夠反射太陽輻射、遮蔭及蒸散作用,調節微氣候,舒抑「熱島效應」,尤在都市或工業區,預估可降低氣溫3~5℃。

五、溫室氣體減量(主要指CO2)勢在必行,以減緩全球暖化。為使目標如期達成,除以能源政策與能源結構調整外,實施新植造林是可以最低成本,達成溫室氣體減量之方法。

六、臺灣為APEC會員體之一,所需配合增加新植造林面積為11,550公頃,臺灣身為地球村之一員,願依據相關公約精神,承擔共同之責任。本計畫執行完成後,超越APEC會員體承諾應造林面積之目標。

七、透過各類活動及媒體通路,推廣政府林業政策及宣導造林綠化對國土保安之重要性,提昇全民共同維護國家森林資源共識,進而主動參與保林、護林運動。

八、利用平地森林之地理景觀及幽靜祥和特色,發展體驗自然之生態旅遊 活動,兼具遊憩休閒、自然教育及保健、運動、健身、研究、生態學習之功效。

九、維護自然保護區環境之完整,提供動植物繁衍生存空間整合,建立完整生態系維生系統,防止不當的開發行為,維護生物多樣性,保存物種基因。

獎勵造林直接給付標準表

計劃
種類
土地
屬性
(註一)
其他給付
/每年
(1~20)
(註二)
造林費用(3、註4)
合計
新植
(第一年)
撫育/
每年
(2~6)
管理/
每年
(7~20)
私有
土地
90,000
120,000
40,000
20,000

20
小計
1,800,000
120,000
200,000
280,000
2,400,000
私有
土地
-
120,000
40,000
20,000

20
小計
-
120,000
200,000
280,000
600,000

 單位: /公頃

備註:
1.      嚴重地層下陷地區: 依據經濟部公告為準。
2.      其他給付: 比照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辦理。
3.      造林費用: 依據行政院97718日院臺經字第0970028441號函辦理。
4.      獎勵期限: 20年。

平地與山坡地造林之給付與種苗配撥之實施要點請到林務局專頁。
平地造林: http://green.forest.gov.tw/reward01.aspx
山坡地造林: http://green.forest.gov.tw/reward02.aspx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為你種一棵樹



人類文明發達得太快, 許多林地因為人類的各類需求或種種原因而遭無情的砍伐, 唯有芬蘭能有70%以上的國土是林地。令人訝異的是, 芬蘭竟是全世界木材與紙品出口的第二名!

早在19世紀末也就是一百多年前, 芬蘭政府即提出第一部森林法規範國內私有林地的管理與經營方向, 並在約20年後重修新森林法使其更完善, 也更保護這一個世世代代尊敬森林的國家免於樹林快速消失。其森林法主要規範私有林地的砍伐與管理方法, 甚至規定伐一棵後要種活兩棵並30年內不得砍伐。這是一個尊重他們生長地的一個民族, 令人肅然起敬。

芬蘭的私有林地是對大眾開放的, 你可以隨意地在森林中遊走與野餐, 據說小朋友平時愛吵吵鬧鬧的, 在森林裡都會變得溫順安靜起來。

"全球暖化"都快變成21世紀的代名詞了, 到處都在提倡節能減碳, 少搭電梯或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這種小行動不難, 若能利用庭園裡的空間種幾棵樹也不失為實踐節能減碳的一個新作法。

樹木跟人一樣, 都是一個無法複製的個體, 時間在他們身上所留下的痕跡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你自己種一棵樹, 或為你身邊的人種一棵樹, 這就是伴著你我他一同記錄生命里程的夥伴。


淺談檀香半寄生特質與其宿主

檀香的半寄生(hemiparesis)特性是開始種植檀香之前一定要了解的。豐富不間斷的宿主植物是檀香健康成長的關鍵。

在檀香發芽後根部會有膨大的白色胚乳, 隨著時間過去, 供給小樹苗初期生長營養來源的胚乳將會漸漸縮減, 莖也慢慢拉高, 大約長到8"左右, 主根與鬚根慢慢成長, 就會需要一個宿主。因此在種子開始發芽時可在育苗袋中一同放進一顆宿主的種子。

檀香是透過根部的吸盤(haustorium)吸附在宿主以吸收其需要的水份以及養份, 而且宿主是必需的, 在失去宿主後檀香也會慢慢失去生命力最後死亡。幸運的是檀香不是專一寄生某科植物, 而是廣泛性地寄生, 提供持久豐富的宿主, 供給檀香不虞匱乏的充足養份是照顧檀香的主要課題之一。

宿主的安排其實並不難, 可依林場的規模或地形氣候來規劃, 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皆可, 主要的概念是宿主不要遮蓋到檀香的日照或壓迫到檀香的生長空間。檀香的生長速度緩慢, 即使在前期約五年樹齡左右可長到約3~4米, 它的枝葉也無法像普通喬木那樣寬闊粗壯, 大部份的喬木類宿主的生長速度都會比檀香快速, 在宿主的枝葉遮蓋或壓迫到檀香時需適當適時地修剪枝葉。被寄生到的宿主長勢會比原來弱, 甚至可能隨著檀香的茁壯而凋萎, 因此應定期觀查宿主們的生長狀態, 儘早安插備用宿主。

適合當宿主的植物種類很多, 在台灣最常拿來做宿主的有七里香、過山香、茅類、台灣相思等。依Greenpeace所指出一般Acacia, Albizzia, Bombusa, Cassia, Erythrina, Erythroxylon, Gossypium, Pongamia, Semecarpus, Strychnos, Tectona, Thespesia, Vitex 和 Zocypus這些科目的植物都適合作為宿主, 而依現有的中文檀香研究書籍<檀香引種研究>中更明確地指出近百種經過當地林場實驗後確定可以寄生的植物種類。如果你還是不確定該配什麼好, 最實際的建議是搭配也具高經濟價植的宿主, 可讓你在數十年後同時得到兩種珍貴的成株或木材。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過了這個山頭依然芬芳的過山香


過山香(Taiwan Wampee),學名Clausena excavata Burm. f.。別名番仔香草、山黃皮、假樟仔等。

過山香屬芸香科(Rutaceae)黃皮屬,是落葉小喬木,具有濃郁的氣味,因為在採集後過了一座山嶺仍可嗅得手上的香草氣味因而得名。其中香味的來源是內含的黃樟油。

在早期的農村,為了防止蛇蟲爬進家門,有些人家會在門外種植幾株氣味濃郁的過山香用以驅避蛇蟲。有時牛兒在酷日下耕作因為過熱而中暑虛軟無力時,農人也會採過山香的葉子煮水給牛兒喝,取的是解熱的效果。

過山香的用途十分多元的藥用植物,也是常用的民間藥草,可作蛇咬蜂螫的野外急救藥草(註1),中醫上其葉與根皆具有藥效,葉在中醫上具疏風解表、行氣止痛、除痰散瘀、及殺蟲疥之功效;主治感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根具疏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之效,主治風濕骨痛、胃痛、疝氣痛等。

性狀:全株被柔毛。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互生,膜質,歪披針形。圓錐花序,頂生;萼 4-5 裂;瓣 4-5 片,離生;雄蕊8-10 。槳果,長橢圓形。
橘黃色小花
出處:http://beta.2010taipeiexpo.tw/


過山香果實(一)


過山香果實(二)

過山香的果實形狀呈長橢圓型,成熟時是帶一點透明感的粉紅色果實,長度約一公分左右,內有一至二顆的種子,果肉可食,具甜味且帶有微微的薄荷、蜜桃與樟油香味。但吃太多會有頭暈的中毒現象。


註1:藥草僅是在野外救急用,非真正的血清,若遭蛇咬後還是儘速送醫才能保命。

資料參考來源: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4/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