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的半寄生(hemiparesis)特性是開始種植檀香之前一定要了解的。豐富不間斷的宿主植物是檀香健康成長的關鍵。
在檀香發芽後根部會有膨大的白色胚乳, 隨著時間過去, 供給小樹苗初期生長營養來源的胚乳將會漸漸縮減, 莖也慢慢拉高, 大約長到8"左右, 主根與鬚根慢慢成長, 就會需要一個宿主。因此在種子開始發芽時可在育苗袋中一同放進一顆宿主的種子。
檀香是透過根部的吸盤(haustorium)吸附在宿主以吸收其需要的水份以及養份, 而且宿主是必需的, 在失去宿主後檀香也會慢慢失去生命力最後死亡。幸運的是檀香不是專一寄生某科植物, 而是廣泛性地寄生, 提供持久豐富的宿主, 供給檀香不虞匱乏的充足養份是照顧檀香的主要課題之一。
宿主的安排其實並不難, 可依林場的規模或地形氣候來規劃, 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皆可, 主要的概念是宿主不要遮蓋到檀香的日照或壓迫到檀香的生長空間。檀香的生長速度緩慢, 即使在前期約五年樹齡左右可長到約3~4米, 它的枝葉也無法像普通喬木那樣寬闊粗壯, 大部份的喬木類宿主的生長速度都會比檀香快速, 在宿主的枝葉遮蓋或壓迫到檀香時需適當適時地修剪枝葉。被寄生到的宿主長勢會比原來弱, 甚至可能隨著檀香的茁壯而凋萎, 因此應定期觀查宿主們的生長狀態, 儘早安插備用宿主。
適合當宿主的植物種類很多, 在台灣最常拿來做宿主的有七里香、過山香、茅類、台灣相思等。依Greenpeace所指出一般Acacia, Albizzia, Bombusa, Cassia, Erythrina, Erythroxylon, Gossypium, Pongamia, Semecarpus, Strychnos, Tectona, Thespesia, Vitex 和 Zocypus這些科目的植物都適合作為宿主, 而依現有的中文檀香研究書籍<檀香引種研究>中更明確地指出近百種經過當地林場實驗後確定可以寄生的植物種類。如果你還是不確定該配什麼好, 最實際的建議是搭配也具高經濟價植的宿主, 可讓你在數十年後同時得到兩種珍貴的成株或木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